NEWS CENTER

新闻资讯

上仪雷达物位计在智能建筑中的水位控制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5-04-27 浏览:26


  随着智能建筑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筑内给排水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需求日益凸显。上海上仪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雷达物位计凭借其高精度、非接触式测量、强环境适应性等优势,成为智能建筑水位控制*域的核心设备。本文结合技术原理与实际案例,探讨其在智能建筑水位控制中的创新应用。

  一、技术原理与核心优势

  上仪雷达物位计采用毫米波雷达技术,通过发射高频微波脉冲至水面,并接收反射信号,基于公式 D=2C×T(D 为距离,C 为光速,T 为信号往返时间)计算液位高度。其技术优势体现在:

  非接触式测量:无需与水体直接接触,避免传统浮球、压力传感器易受水垢、腐蚀干扰的缺陷,尤其适用于水质复杂或存在漂浮物的场景。

  毫米级精度:测量分辨率达1mm,重复性±3mm,可精准捕捉水位波动,满足高层建筑消防水箱、生活水箱等对液位控制精度要求。

  强环境适应性:支持-40℃至200℃宽温域,抗蒸汽、粉尘干扰,适应地下车库集水坑、锅炉房等高温高湿环境。

  智能信号处理:内置自适应滤波算法,可识别虚假回波,在强电磁干扰的工业厂房或存在金属管道的建筑中仍能稳定工作。

雷达物位计.jpg

  二、智能建筑水位控制场景分析

  1. 生活水箱液位控制

  痛点:传统液位计易因水垢附着导致测量误差,水泵启停频繁造成能耗浪费。

  解决方案:

  上仪雷达物位计安装于水箱顶部,通过HART协议将液位数据传输至楼宇自控系统(BAS)。

  控制策略:设定“启泵水位”“停泵水位”“报警水位”“溢流水位”四级阈值,当液位低于启泵水位时,BAS自动启动水泵;高于停泵水位时关闭水泵;接近报警水位时触发声光报警,防止溢流。

  案例:某超高层建筑生活水箱采用该方案后,水泵启停次数减少40%,年节电量达1.2万kWh,且彻底消除溢流事故。

  2. 消防水池水位监控

  痛点:消防水池需24小时保持水位稳定,传统人工巡检存在滞后性。

  解决方案:

  上仪雷达物位计与消防系统联动,实时监测水位并上传至云端平台。

  智能预警:当水位低于消防规范要求的“**有效水位”时,系统自动向物业、消防部门发送报警信息,并联动启动备用水源。

  数据追溯:平台记录历史水位曲线,支持事故溯源,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消防设施数据留存的要求。

  3. 地下车库集水坑排水

  痛点:暴雨天气集水坑水位快速上升,传统浮球开关易卡滞,导致内涝。

  解决方案:

  上仪雷达物位计通过导波管安装于集水坑内,穿透水雾、油污等介质,实时反馈液位至BAS。

  联动控制:当液位达到启泵水位时,BAS启动排水泵;水位下降至停泵水位时关闭水泵;若水位持续上升至报警水位,则启动备用泵并推送报警至物业人员手机。

  效果:某商业综合体应用后,排水响应时间缩短至30秒内,暴雨期间未发生内涝。

  三、系统集成与智能优化

  上仪雷达物位计可无缝接入楼宇自控系统,实现多维度数据融合与智能决策:

  能耗优化:结合用水量预测模型,动态调整水泵运行频率,避免“大马拉小车”现象。

  预测性维护:通过分析水泵运行时间、液位波动频率等数据,提前预判设备故障风险。

  远程运维:支持4G/5G无线传输,物业人员可通过手机APP远程查看液位曲线、校准参数,降低运维成本。

  四、技术选型与实施建议

  选型依据:

  量程匹配:根据水箱/集水坑深度选择量程(如0-70m)。

  天线类型:高温工况(如锅炉房)选用高温延长天线;易结晶介质选用平面天线,减少挂料影响。

  通信协议:优先选择HART或PROFIBUS-PA,兼容主流BAS品牌(如西门子、霍尼韦尔)。

  安装要点:

  避免安装在入料口正上方,防止虚假回波干扰。

  喇叭天线垂直安装,距罐壁距离≥罐径1/6,减少多径效应。

  户外安装时加装防雨罩,延长设备寿命。

  五、结论

  上仪雷达物位计通过非接触式测量、高精度数据采集与智能联动控制,有效解决了传统水位控制设备精度低、维护成本高、响应滞后等痛点。其在智能建筑中的广泛应用,不仅提升了水资源管理效率,还为建筑安全、节能降耗提供了技术保障。随着物联网、AI技术的进一步融合,雷达物位计将在智慧水务、绿色建筑*域发挥更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