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CENTER

新闻资讯

上仪防爆热电偶安装规范:防爆接线盒与电缆密封要求
发布时间:2025-07-25 浏览:12

  一、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上海仪表厂(上仪)生产的防爆热电偶在爆炸性气体环境(1区、2区)中的安装,涵盖防爆接线盒的接线操作、电缆密封处理及整体防爆性能保障措施。

  二、防爆接线盒安装要求

  (一)基础条件核查

  防爆资质验*

  安装前需确认防爆接线盒具备国家防爆电气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签发的防爆合格*书,且型号规格与设计要求一致。外壳应无裂纹、锈蚀,表面“Ex”防爆标志清晰可见。

  安装环境适配性

  防爆接线盒仅适用于可燃液体蒸汽爆炸等级不高于ⅡB级、引燃温度不低于T4组别的1区或2区场所。需避免安装在高温热源附近(外露表面极限温度≤125℃)或强磁场干扰区域。

  (二)接线操作规范

  断电与预处理

  接线前必须切断电源,使用万用表确认无电压残留。清洁接线盒外部,剥除电缆绝缘层时需保留足够导线长度(裸露部分不超过弓型垫圈边缘)。

  组件拆卸与安装顺序

  拆卸顺序:卸下出线压盖→电缆导套→密封圈→接线盒盖

  组件预装:将密封圈、金属垫圈、电缆导套依次套入电缆,确保密封圈内径与电缆公称外径差≤1.0mm

  接线要求:电力芯线接至接线柱,接地芯线连接专用接地螺钉,导线裸露部分需完全包裹在弓型垫圈内

  密封恢复与紧固

  按拆卸逆序装回组件,使用铜制特殊扳手拧紧出线螺栓至扭矩值符合标准(通常为1.5-2.0N·m)。接线盒盖需加装锁紧螺钉防止松动,进出线口应向下倾斜5°-10°防止积水。

防爆热电阻螺纹.jpg

  三、电缆密封技术要求

  (一)密封组件选型标准

  密封圈规格匹配密封圈外径(D)电缆引入装置内径差允许电缆外径范围

  D≤20mm≤1.0mmD±0.5mm

  20mm

  D>60mm≤2.0mmD±1.5mm

  密封方式选择

  单根电缆引入:采用压紧螺母式结构,需配置金属垫片(厚度≥2mm)和弹性密封圈

  多根电缆引入:使用铠装电缆配合电缆头腔,填塞固化密封填料深度≥引入口径1.5倍

  备用线口处理:必须加装金属堵头(厚度≥2mm)并涂电力复合脂,严禁使用塑料防尘盖替代

  (二)密封施工工艺

  螺纹连接处理

  保护管口螺纹有效啮合≥6扣,涂导电防锈脂(如凡士林)

  防爆挠性管连接时,需采用专用防爆活接头,啮合扭矩控制在0.8-1.2N·m

  密封填料施工

  固化密封填料(如环氧树脂)需在25℃环境下固化24小时

  填料表面应平整光滑,无龟裂或气泡,排水式密封件需保持3°-5°倾斜角

  四、防爆性能验*

  (一)密封性检测

  气密试验

  使用氦气质谱检漏仪进行检测,泄漏率应≤1×10⁻⁶Pa·m³/s。对于隔爆型接线盒,需进行1.5倍设计压力的水压试验(保持10分钟无渗漏)。

  机械强度测试

  对接线盒施加1500N静载荷(持续1分钟),外壳变形量应≤0.5mm。隔爆面粗糙度需达到Ra3.2μm,配合间隙≤0.15mm。

  (二)电气安全检查

  绝缘电阻测试

  使用500V兆欧表测量,接线盒内带电部分与金属外壳间绝缘电阻应≥50MΩ。

  接地连续性检测

  接地端子与总接地网间电阻应≤0.1Ω,接地线截面积需符合标准(铜线≥4mm²,铝线≥16mm²)。

  五、维护与检修规范

  定期巡检

  每季度检查密封圈老化情况,使用游标卡尺测量压缩量(原始厚度压缩20%-30%为合格)。对螺纹连接部位涂抹防锈油(如WD-40)防止锈蚀。

  故障处理

  密封失效:更换同规格密封组件,严禁使用密封胶带或绝缘胶泥临时修补

  接线松动:重新紧固螺栓后需进行耐压测试(1.2倍额定电压,持续1分钟)

  防爆面损伤:使用激光熔覆技术修复,修复后需进行X射线探伤检测

  六、附录

  相关标准依据

  GB 3836.1-2010《爆炸性环境 第1部分:设备 通用要求》

  GB/T 16839.1-2018《热电偶 第1部分:电动势规范和允差》

  SH/T 3081-2019《石油化工仪表接地设计规范》

  本规范通过量化技术参数和标准化操作流程,确保防爆热电偶系统在爆炸性环境中的本质安全性能。实施过程中需结合现场工况进行动态调整,并建立完整的安装质量追溯体系。